2025年9月12日至14日,全國狀態監測大會電力行業專場會議在江蘇蘇州順利舉行并圓滿落幕。作為電力設備狀態監測領域的年度盛會,會議以“智能監測護航電網安全·數字賦能電力綠色轉型”為主題,匯聚全國發電集團、電網公司、電力科研院所及監測設備企業的400余名專家學者與行業代表,共探電力狀態監測技術的創新發展與工程實踐路徑,為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會議基本概況
本次專場會議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設備管理中心、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蘇州工業園區電力行業協會承辦。為期三天的會議采用“主旨報告+專題研討+案例觀摩+技術展示”的立體化形式,聚焦電力設備全生命周期監測需求,搭建技術交流、成果轉化與產業合作的高效平臺。選址蘇州,既依托當地電力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底蘊,又契合長三角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契機,吸引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華能集團、國電投集團等龍頭企業全程深度參與。
二、核心內容亮點解析
1. 前沿技術專題深度研討
會議設置四大專題分會場,精準破解電力行業監測痛點:“變壓器與GIS設備監測”分會場中,專家分享特高壓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在線監測技術升級方案,提出基于量子點傳感的微量氣體檢測新方法;“輸電線路智能巡檢”分會場重點探討無人機集群巡檢、激光雷達隱患識別與AI缺陷分類的融合應用,現場展示的巡檢數據自動分析平臺將故障識別效率提升60%;“新能源場站監測”分會場聚焦風電葉片疲勞損傷監測、光伏逆變器狀態預警技術,發布適用于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多源監測數據融合系統;“配網設備狀態感知”分會場圍繞智能開關柜、電纜故障定位等技術展開研討,推出多款低成本、高精度配網監測終端產品。
2. 標桿案例實踐經驗分享
為推動技術落地,會議特設“標桿案例路演”環節。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分享500kV蘇州變電站狀態監測系統智能化改造經驗,通過部署邊緣計算節點與數字孿生模型,設備故障預測準確率達92%;華能江蘇清潔能源分公司介紹海上風電場設備狀態監測體系建設成果,自主研發的葉片健康監測系統使運維成本降低35%;蘇州供電公司展示配網“網格化+狀態監測”管理模式,通過終端感知與平臺聯動,配網故障搶修時間縮短至平均25分鐘。這些案例為參會企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范本。
3. 行業標準與趨勢權威發布
會議同期發布《電力設備狀態監測技術發展白皮書(2025)》,系統梳理近年變壓器、開關設備、輸電線路等核心設備監測技術發展脈絡,預測AI驅動的預測性維護、物聯網與邊緣計算深度融合、監測數據安全加密三大未來趨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同步解讀《電力行業狀態監測數據接口規范(2025版)》,明確不同廠商監測設備的數據互通標準,為行業數據共享與平臺共建提供技術依據。白皮書與規范文本可通過會議官方平臺免費下載。
三、會議成果與行業影響
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有效推動電力狀態監測領域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現場達成12項技術合作協議,包括國網電科院與某監測設備企業聯合研發新型光纖傳感監測系統、東南大學與華能集團共建新能源監測技術實驗室等。同時,會議發起成立“電力狀態監測技術創新聯盟”,首批吸納58家單位加入,將致力于共性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推廣。
與會代表普遍表示,會議內容緊密貼合電力行業實際需求,既有前沿技術引領,又有實踐經驗借鑒,為企業解決設備監測難題提供新思路。作為全國狀態監測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行業專場將持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助力我國電力行業向更安全、更智能、更綠色的方向邁進。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版權所有 :上海豐赫佳業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豐赫佳業